在任何生意里,都有一个内在的系统化的规律在起作用。在这个生意中,系统就是直销的体系对你长期不断的支持,它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组 成的有机结合。系统不是某一个人教给你他的成功经验,而是一大群成功者将他们不同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而成原则性、有效的运作模式,是个性到共性的升华, 他可以帮到不同的人去获得成功。
人们在跟随系统发展的过程里,完成个人远景和团队远景的统一。更重要的是,系统将众人的智慧结合起来,形成智囊团。这使系统本身得以不断的发展。
分盘制直销系统是什么?
分盘制大体的运行是:按照一层8个人,二层4个人,三层2个人,四层1个人的这种网络结构,一共15个人算一个盘。最初的七个人开始,这七人来时置于第一个盘的二三四层,大家每个人都来推荐人,合力把第一层的8个位置填满,这8个人的顺序先来后到,从左到右,15个人满盘,开始分盘,盘主(最上边的人,即第四层的人)拿到一定数额的奖金,姑且算500元(这个数可以自己定义),依据该人的推荐人,进入推荐人所在的高一个级别的盘的最下边8个位置其中一个。原来的盘中的人按推荐人的数量、入盘的先后顺序依次分到两个同级别的盘中,大家继续努力,合理推荐人补满自己所在的盘的下边的空位。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谁推荐的人多,谁就有机会占据下一次分盘的盘主的位置。只要一满盘,就可以随推荐人进入下一级别的盘中。下一个级别的盘的奖金情况是这样的:第一层的人不拿奖金,二三四层的人每有一个自己的推荐人进入该盘的8个位置其中之一,就有机会拿到500元奖金,没向上移动一层,同样拿500元奖金,同样补满空位,拿奖金分盘。直到升入最后一个级别的盘,拿更多的奖金。
分盘制直销系统运作方法
直接管理部门不提倡“多”
系统应特别注重“复制”观念的传承,“任何领导者,由于自身没有复制好而把错误的方法教给了下属,使这个下属到后来做不下去放弃了,那么这个上属领导者是不可原谅的!”
真正的成功,并不是上属做到高级别,而是帮助下属也运用正确的技巧做到高级别,那才叫真正的成功。假如你要选择一个部门,你只要找到深度比较长的体系就对了(就是找到比较有深度的部门精英),而不是拥有多少直荐部门的高级领导。“贪多嚼不烂”的古训要借鉴。
整个体系人员不在多而在于“精”
例如:依照“工具”的使用情况就可以很清楚知道这个体系的发展情况;以“会议”出席的情况来检视各部门参与的情形就会找到真正的“有心人”;一旦发现“精英”时就会在那个人身上一直工作下去(也就是做深度,后面会有专门的解说);因此既不会费时间去“乱抓人”,同时还会尽快“对号入座”,产生“重点培养对象”。
开始时业绩不大,但体系会很稳定
因为刚开始运作时,是需要花一些时间来成长训练的,属于销售部分的时间就会被占用一些,初期业绩虽然不大好但尽快变得专业以后个人的体系及业绩却是稳定的。有时,在一些新的直销公司可能有些做得比较早的人,凭借个人魅力或知名度会“抢下”部分市场,到一定阶段,就会有人思考“正确”的做法,来保证体系及业绩的稳定。否则,市场做的越快就越不稳定,犹如“昙花一现”。
不建议用“大型会议”的方式来运作
这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因为现在的营销公司或营销体系,几乎全部(租)用“大型会场”来运作。但笔者认为:
1.利用大型会场是需要一笔花销的(当然,有的人会来解释:做生意嘛,本来就是需要投资的),如租金、押金、水电、视听音响设备、办公器材设备费用等全部都来了。另外住在偏远地区尤其是一个刚开始运作不久的新部门,若当地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无法开设“大型会场”,就只能跑到其他地区的会场去参会,还会产生交通、食宿等费用…这样,他(她)就会认为:“直销事业,只有举办‘大型会议’才能做快、做大,而我没条件、没能力,放弃吧”。
2.举办大型会议初期,人会比较多,然后会出现一批人进来,会再走掉一批人的现象,轮番的结果就变成了“邀者不来,来者不签,签者不做”的无奈结局。这种现象的发生,除了以上(及其他)原因以外,还因为“大型会场”易产生不可阻挡的负面并很快蔓延的结果。(据统计,一个人对正面的消息最多只能传递7人,而对负面消息的传递最少也要21人。这是人性。)
3.最重要的是,大型会场运作无法“复制”。虽然每个直销事业的各个营销体系都在谈“复制”,但据统计到了三代、四代或到外省市,一定会走样,都是各讲各的,各做各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直销是典型的做“人”的事业并且要靠“自律”来完成。而人性本来就很“主观”,使得一般人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好”的。例如:有位张先生很有心,要做这个生意,来到会场学习,从A讲师那里学到了许多,又听了B讲师的课程并做好了笔记,再从C讲师那里听到了另外一套课程;结果张先生就把这三套精华整理出来后,自己认为是最棒的一套讲给他的下属,他的下属一定会再画蛇添足,于是到后来,或到外省市后就*走样了;如此一来,是无法真正形成一个“复制”体系的。
4.大型会场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大混线”,这样就违背了直销事业系统运作的原则。因为“混线”大多会产生消极性的事情比较多,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就像“喝咖啡、谈是非”,甚至批评上属;由于层次不同,尤其是刚从事这个事业的新人,难免会受影响。这其中万一不幸有人换跑道,跑到别家直销公司,那问题就严重了,有时候,整个部门全“端”走都是常有的事。
5.大型会场无法培养出真正的精英。 精英是在系统化的体系运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产生的。想想看,在传统企业工作任职,一般要一、二十年才能升到高层而独挡一面,那这个生意想短时间获得成就,当然需要大量在市场带部门的经验,绝不是靠会场或打几个电话只要带人去就可以的。笔者认为系统的做法应该是从独立的一对一开始,一直到家庭聚会或训练会,都有一定的程序,这无形中就在培养一个没经验的人:从不会讲话、怯场等各种状况,能一步步克服挫折,而历练到具“身经百战”的领导者。
6.大型会场的讲师团靠个人魅力不会长久;常常有一些直销公司,都有少数1至2个能言善道或深具个人魅力的讲师,短时间可以吸引人来,有时全场爆满;但一段时间后“个人故事”谈完了,没有方法或没有扎实的去带深度,就会变成一批人进来,一批人又出去,恶性循环后人就越来越少了,或呈现出大部分的年轻族群,那就要注意了。(并不是说年轻族不好,但一个健康的直销事业,应该是老、中、青很均匀的,才可吸引不同族群、不同阶层的人来)。